責任傳播
周育先專訪 | 中國建材集團:以材料創造美好世界 堅實地走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
來源:中國建材報 發布時間:2021-03-172021年全國兩會勝利閉幕,大會批準了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系統部署了“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和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中國建材集團作為我國建材行業的龍頭企業,圍繞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有著怎樣的戰略布局和工作部署,對整個行業的未來發展具有標桿意義。中國建材報記者對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進行了深度專訪,系統了解這家行業龍頭企業過去一年的成績、今年的改革發展重點工作和“十四五”的規劃。
中國建材集團:
以材料創造美好世界
堅實地走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
——訪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周育先
近日,中國建材集團取得的兩項重大突破引人關注:一是加快攻克重要材料領域的“卡脖子”技術,在國產CR929項目機身及尾翼結構聯合定義階段啟動會上入選國產大飛機CR929項目中后機身、后機身前段與后段三個工作包;二是其建設的單體規模10MW薄膜光伏建筑一體化( BIPV)應用示范項目運營一周年,累計發電超過約1100萬千瓦時。按照運營時間25年計算,項目累計收益約2.2億元,節約燃煤約11.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6.5 萬噸,為推進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作為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和世界領先的新材料開發商和綜合服務商,中國建材集團正在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材料產業投資集團道路上不斷邁出堅實步伐。
01 回顧2020:五大亮點彰顯央企責任擔當
記者: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宏觀形勢多變、改革發展任務艱巨等多重疊加局勢,中國建材集團扛起央企責任,團結拼搏、攻堅克難,向黨和國家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請您回顧一下集團過去一年業績情況和工作亮點。
周育先:過去一年極不平凡,我們全力克服疫情沖擊、經濟下行、需求波動等影響,奮力拼搏,全面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業績再創新高,全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35%,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2%,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達700億元、同比增長8%,凈利潤、薪酬、利息、稅費合計社會貢獻875億元。回顧2020年的工作:
第一,打贏了抗疫經營兩場戰役。經營的數字剛才講了,很靚麗的一份成績單。抗疫戰疫方面,我們在筑牢內部疫情防線的基礎上,沖鋒在前做了大量工作。第一時間鼎力馳援火神山、雷神山等近百家醫院,緊急提供10余種高新材料用于抗疫一線,北新建材榮獲了“中央企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第二,整合優化協同效應凸顯。去年我們按照“兩材重組”既定的“三步走”計劃,有序開展了水泥、工程服務、新材料業務的整合,推動“三足鼎立”業務格局進一步優化夯實。
第三,銳意改革激發活力。我們積極探索推進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改革,確立了集團和總部“4335”指導原則,明確了總部戰略引領、資源配置、資本運作、風險防控、加強黨建的五大職能,推動集團上下梳理戰略、明確主業。我們探索從管資產轉到管資本,建立了一支優秀的股權董事隊伍,通過派出董事真正去管資本的流動性和收益的收取。我們出臺了中長期激勵機制,制訂5類8種激勵“工具箱”,不斷完善“三能機制”。我們還全面部署改革三年行動,明確8個方面58項重點改革任務,新增3家科改示范企業,全面完成專項改革試點工作。
第四,創新成果豐碩。我們發揮26家國家級科研設計院所、3.8萬名科研人員的優勢,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中國工業大獎、中國專利金獎等多項實力獎項,累計有效專利突破1.35萬項。一方面完成國家重大戰略目標的創新,為嫦娥五號、北斗導航、烏東德大壩等提供新材料,還有高性能碳纖維助力國產大飛機,研制可靠的存放高放射性物質的新材料等。另一方面完成圍繞集團主產品的創新,成功實現0.03毫米柔性可折疊玻璃工業化生產,西寧碳纖維項目首條線一次性試產成功,突破85米、86米長全玻纖海上風電葉片,全球第三家用熱等靜壓燒結技術自主研發生產氮化硅陶瓷軸承球,成功生產出中國首片8.5代大屏幕TFT玻璃后市場導入順利。
第五,黨的建設在大戰大考中切實加強。我們全面完成了國資委黨委政治巡視和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定點扶貧的5個區縣全部脫貧出列,舉辦的“善用資源日”開放活動開創了行業先河,全球品牌價值排名大幅提升84個名次至第 269位。
02 解碼2021:五大方面引領高質量發展
記者: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中國建材集團今年有怎樣的判斷和計劃?
周育先:2021年從大背景來看,整體形勢是機遇大于挑戰,無論基礎建材、新材料,還是工程技術服務,我們的三大板塊機會還是蠻多的,我們是比較有信心的。對于2021年乃至“十四五”期間,我們將進一步培育發揮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專長,聚焦創新,統籌環保、發展和安全,用創新實施好基礎建材的產業基礎再造,用新材料助力國家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用工程技術服務助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繼續走在高質量發展的最前列。主要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個方面發揮改革關鍵作用,激發企業發展活力
記者: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強調要發揮改革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關鍵作用,要圍繞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深化改革。這句話非常契合中國建材集團。因為中國建材集團一直是國企改革的先鋒,還承擔著9項央企試點工作。2021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第二年,請您介紹一下集團在改革方面的規劃。
周育先:我們一直是國企改革的先鋒,有9項改革試點,到現在已經進入改革深水區。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我們要按照國資委要求力爭完成三年改革任務的70%以上。有兩大項工作:
第一,深化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工作。從總體思路講,是要以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為產業投資邏輯,落實好集團和總部兩個“4335”指導原則,從提升治理能力、完善管控體系、優化資本布局三個方面契入,打造材料產業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專業平臺,將中國建材集團建設成為中央企業中唯一一家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制造集團。從具體工作來說,一是按計劃完成水泥、新材料、工程服務、物流貿易業務板塊整合,解決同業競爭,提高協同效益;二是圍繞戰略盈利對現有產業布局進行系統梳理評估,聚焦主責主業進行市場化資源配置,探索一套適合建材集團的科研成果產業化的機制,做好存量盤活和增量投入,真正強優勢、補短板。
全面深入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
第二,全面部署改革三年行動,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力度。中國建材集團一直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典范,過去我們主要是對外的聯合重組,今年我們要加大集團內全資二級企業、二級以下全資科技型企業的混改力度,加快股權多元化。比如凱盛科技是非常優秀的一家全資公司,去年有100多億元的銷售收入、10多億元左右的利潤,我們可以通過股權多元化完善治理結構,讓這家公司在發展玻璃新材料的征程中跑得更快、跑得更遠;中國建材總院是建材行業的“科技搖籃”,要繼續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分散創新風險,加強科研成果轉化。企業應該適時放開股權,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強發展的活力。
記者:我們知道這些年中國建材集團新材料業務發展很迅猛,“三足鼎立”的格局也在不斷優化,在您剛才提到的梳理現有產業布局中,對新材料業務有什么規劃嗎?
周育先:剛才講到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這里面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尤其是你提到的新材料創新成果的產業化?;A建材的投資模式并不適合每一種新材料的產業化,原因是基礎建材市場容量很大、消費需求面也很廣,比如水泥全球需求是40多億噸,玻璃纖維全球需求是1000萬噸左右。新材料做成果轉化,受限于市場規模等因素,投資者積極性不足,僅僅通過并購發展是有難度的。而且往往一種新材料的轉化還會存在不確定性,第一研發時間周期長;第二技術、產品有可能被替代,比如多晶硅就被單晶硅替代;第三市場導入過程長,需要加大市場開發和導入的力度,去引領消費或去替代原來的產品;第四產業化后規模上去了,如果成本不下來還是會失敗,比如有的科研院所在成果轉化可行報告中的價格,等到建成時價格已下跌30%,等第二條線建成時價格已下跌50%,如果要盈利,就要不斷地完善技術、降低成本。
2021年,我們要繼續探索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有效機制,最近我們強調產業投資要遵從做產業的規律,在成果轉化的前期階段,我們要分散風險,不只是自己投資,還應該吸引社會上的VC(風險投資)、PE(私募股權投資)、天使投資參與進來,既募集到了發展所需的資金,也獲得了市場化的活力和機制,又分散了項目失敗的風險,當然也要放棄一部分可能的高收益。當項目產業化的中期或相對成熟期時,我們再“買”回來。雖然這時候要更貴一點,但作為產業投資公司,我們更在乎產業的可持續長期發展。我認為,這才是產業投資公司的運營邏輯。我們去年做了一個嘗試,成立了一個10億元額度的專項基金,投資山東的一個第三代半導體項目,我們作為參股,其余是VC和PE的投資,目前正在科創板上市。這樣,上市的收益與其他股東共享,我們真正要享受的是后面規?;蟮漠a業收益。
第二個方面堅持創新核心地位,釋放發展新動能
記者: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我們知道中國建材集團非常重視創新,也一直是行業的創新典范,2021年有哪些創新方面的措施?
周育先:創新是我們的第二項重要工作。2021年要做三件事:
第一,勇擔國家責任,加快攻克重要材料領域的“卡脖子”技術。中國建材是央企,承擔國家責任是義不容辭的。最近國產CR929項目機身及尾翼結構聯合定義階段啟動會在中國商飛召開,中國建材入選了中后機身、后機身前段與后段三個工作包,成為一大亮點。此外還有像剛才說的探月工程、烏東德水電站大壩等國家重大工程,我們會繼續做好。
自主研發并產業化的高性能碳纖維助力國產大飛機制造
第二,堅持戰略理性和經濟理性平衡統一。在中國建材講創新,我會提醒大家注意兩點,一是創新是大概念,不只是科技創新,還有管理創新、機制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都非常重要,其中管理創新也是中國建材非常好的亮點,比如三精管理、“2422”壓減、八大工法等都是非常有效的管理創新的工具。二是科技創新不只是新材料的創新,基礎建材水泥也一定要科技創新。水泥業務是我們集團的壓艙石,要想水泥產業綜合競爭力發生質的提升,必須要加大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高端化就是要在特種水泥上下更大功夫,助推我們國家搶占特種水泥的制高點。智能化就是使我們水泥整體的制造技術、裝備控制進一步提高,在目前已有的智能示范生產線基礎上,進一步加快智能化的進程。綠色化就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已經列入中國建材集團“十四五”規劃,這是我們的第三個方面工作,下面再詳細說。新材料方面,我們肯定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繼續創新,推動新材料業務提高良品率、加速市場導入、提高產出規模。我們的高性能碳纖維、0.03毫米柔性可折疊玻璃、鋰電池隔膜、氮化硅陶瓷、低介電超細電子紗等都需要進一步擴大規模和提升效益。
中國建材集團創新驅動實現新材料業務蓬勃發展
第三,進一步強化創新激勵機制建設。最近我們在研究制定有效的激勵辦法,要在過去基礎建材、新材料、工程服務等領域A類、B類創新經驗基礎上,不斷探索形成使創新成為材料投資集團長期盈利的堅強支撐的商業模式,并使之越來越清晰。中國建材集團有一批與主業關聯不強的C類成果,可以引進社會資本,用市場化方式推動這些成果產業化。中材高新人工晶體院在山東濟南啟動建設專精的人工晶體雙創基地,目前吸引和孵化20余家企業,大幅提升了技術轉移的質量,縮短了轉移周期,使科技成果轉化為社會創造更大財富。
第三個方面堅持綠色發展,做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排頭兵
記者:您剛才提到第三個方面工作,新的一年集團已經將研討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列入“十四五”規劃重點內容。請您介紹一下集團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部署情況。
周育先:最近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論述非常多,做好這項工作意義非常重大。習近平總書記7次在重大場合就“中國力爭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發表重要講話,這是總書記代表國家向全世界人民做出的承諾。作為央企,中國建材集團對國之大者了然于胸,將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堅決做好貫徹落實。
據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碳排放總量達到98億噸,居全球第一,其中工業是碳排放重要領域,火電、鋼鐵、水泥、化工等行業占全國總排放量70%左右;而建材行業排放量約占到全國排放量的16%以上,中國建材集團作為最大的建材產業集團,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建材集團“十三五”以來萬元產值綜合能耗、氮氧化物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25%、35%、57%,降幅遠超過國家“十三五”規劃的減排目標;特別是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以來集團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認識得到不斷提升、責任進一步壓實,全面加強集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我們新春一開班安排的第一次黨委中心組學習會,就對碳達峰、碳中和作了專題報告,集團黨委常委也都一一進行發言表態,一致表示要作建材行業減碳的排頭兵。
2021年我們重點將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要積極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帶頭降碳減量發展源頭消減。這方面我們已經在做,也是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重要內容,通過技術進步,深化綠色制造,提高能源效能,開展能源替代,積極利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協同處置固廢,減少化石燃料燃燒降低碳排放。
第二,要積極發展風機葉片、光伏玻璃等新能源產業,開展技術創新,也為行業和國家碳達峰和碳中和儲能蓄力。今年我們加大了光伏玻璃、碲化鎘發電玻璃等玻璃新材料的投入,強化市場導入,加快推進光伏建筑一體化。上周凱盛科技世界單體規模最大10MW薄膜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應用示范項目運營一周年,累計發電超過約1100萬千瓦時、收益約900萬元,為推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世界單體規模最大薄膜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示范項目——8.5代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生產線
第三,要開展碳資產管理,做好全國碳市場的入市準備。碳指標對集團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資產,既然是資產就需要管理,就要想辦法流動。我們會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利用市場化手段推進碳減排。
第四,中國建材集團有非常多的非煤礦山,要積極建設綠色工廠和礦山,探索開發森林碳匯,研究應用二氧化碳捕集封存與利用技術,為實現碳中和做好技術儲備。
第四個方面加快數字化轉型,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并行
記者: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中國建材集團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請您介紹一下近年來集團在數字化領域的實踐探索和成效。
周育先:最近數字化是比較熱門的,是黨中央、國務院和國資委對國有企業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們今年的第四個方面工作。對中國建材集團來說,加快數字化發展主要是兩部分內容:
第一,產業數字化方面。中國建材集團擁有研發、設計、生產三位一體優勢,擁有方案設計、算法研究、軟件開發、軟件測試等專業團隊,開發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BIM技術、水泥邊緣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工業視覺算法,建立了以大數據及工業互聯架構為主的智能化系統,尤其是在水泥、玻璃、玻纖等方面投入比較多,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建成了一批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
目前我們的運營管理系統覆蓋率達66%,兩化融合貫標企業達67家,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3個,智慧工業管理全球80條生產線。產業數字化在中國建材集團是深入人心的,通過數字化來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實現全生命周期的效率更高、競爭力更高、成本更低。
比如,2020年年初,法國一家著名水泥公司更新升級一條運營60多年的水泥生產線。我們派出的是無人機,以激光掃描采集結構數據,生成點云模型,傳回北京,然后進行三維設計;工廠安裝也做到了現場施工和智能模擬的高度一致;最后交付給法方的是一個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智能工廠。
比如,我們在槐坎南方建了一座綠色環保的智能化水泥工廠,整條線有1萬多個監測點,包括能源、溫度、安全、排放等各方面的傳感監測,匯總成了整個云平臺的自動化控制。再比如,我們在浙江桐鄉建設了玻璃纖維智能制造基地,實現生產運營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引入157項創新應用與技術,成功打造了聯網率達98.6%的工業4.0智能工廠。
中國建材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視頻
第二,數字產業化方面,我們2020年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績,“我找車”物流平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去年疫情期間,我們生產的原料運不進來,產品也運不出去,集團了解到寧夏建材有一個“我找車”APP平臺。這個平臺的商業模式是“工業互聯網+網絡貨運”,打造了一個集物流運輸、車后市場和供應鏈金融一體的現代物流產業生態圈,打通了人力、物資、物流、數據等全要素,最后形成一個共生共享多贏的解決方案,要做一個讓社會放心、貨主安心、物流企業舒心、司機暖心的物流平臺。這樣司機不用面對面接單,通過App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就近找到業務,排隊時間變短了,從數小時縮短到十幾分鐘,單位物流成本也下降2元/噸-5元/噸,很受市場歡迎。
國資委加快企業數字化發展調研座談會在中國建材召開,對“我找車”物流平臺給予充分肯定
在春節前召開的國資委加快企業數字化發展調研座談會上,我們展示了“我找車”數字化商業模式和運營系統,國資委翁杰明副主任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我找車”物流平臺探索了較好的數字化商業模式雛形,實現了物流業與制造業的體系聯通,做到了產業鏈、物流鏈、資金鏈的三鏈結合,希望集團未來要堅持市場化原則,進一步提高數字化水平和服務能力,努力探索“雙百企業”改革和數字化發展的新經驗。
我們將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嚴格落實國資委工作要求,以價值效益為導向,扎實推進企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推進數字產業化證券化,做好做優“我找車”智慧物流平臺,培育行業領先的數字化服務龍頭企業。目前“我找車”平臺已上線38萬輛車,5年內目標是注冊車輛超過200萬輛,年收入可能超過百億元。下一步我們會完成內部增資和對外的A輪、B輪融資,這個平臺具備很好的成長空間。這也是我們擁抱數字化、深化企業內部協同的一個側影。
第五個方面全面開展好建黨百年慶祝活動
記者:今年是建黨100周年,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波瀾壯闊,學習宣傳黨的歷史任重道遠。中國建材集團安排部署了哪些學習和慶?;顒樱?/span>
周育先:黨史學習教育是今年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2月20日黨中央召開了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3月1日國資委黨委召開了中央企業黨史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3月9日中國建材集團召開了黨史學習教育動員部署大會,認真落實黨中央和國資委黨委決策部署,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組織機構,下一步會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也會安排開展“黨史大講堂”系列活動。目前集團上下已經紛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嚴格做好規定動作,創新做好自選動作,掀起了黨史學習教育的熱潮。
中國建材集團黨史學習教育動員部署大會
關于建黨百年活動,集團已經策劃了多項活動。第一項是開展集團脫貧攻堅工作總結表彰大會,自2002年以來,建材集團在定點幫扶的5個區縣共投入扶貧資金4.59億元,實施扶貧項目600余個,先后派出83名扶貧干部,累計脫貧65.2萬人。第二項是開展“健跑百年路奮斗新征程”主題活動,圍繞建黨100周年,選擇100個城市的100個紅色基地,開展健步跑活動,通過這個活動,切實激發廣大黨員干部愛黨愛國愛企熱情,激勵他們奮發有為、砥礪前行。第三項是建好用好“善用文化中心”,拉近企業與員工、社會間的距離,征集廣大干部員工的書畫、篆刻和攝影作品,展現中國建材人的優秀文化情懷。此外我們還會征集一批故事、微電影、重大事件圖片,也會有演講比賽、集體和個人評優等,總之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良好的建黨百年慶祝氛圍。
03 展望“十四五”:以材料創造美好世界
記者: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的第一年。圍繞“十四五”發展新藍圖,集團有哪些發展規劃?
周育先: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集團要全力以赴,在深化改革、創新驅動、結構調整、提質增效等方面加大力度,全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對于“十四五”如何發展,我們非常重視。去年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按照國家“十四五”規劃和國資委要求,集團制定了“十四五”發展規劃的初步版本,開年已經大規模開展了一次專門討論,目前還在繼續完善中。
集團“十四五”規劃大的框架是“一二三四”:
一個核心定位——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材料產業投資集團;
兩項指導原則——集團和集團總部4335指導原則;
聚焦三大核心業務——基礎建材、新材料、工程技術服務;
強化四大保障——以創新驅動發展、以改革賦能發展、以國際化促進發展、以黨建引領發展。
其中,在業務板塊發展方面:基礎建材業務要優化升級,方向是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材料業務要大力發展,方向是高端化、量產化、全球化;工程技術服務要鞏固提升,方向是全球化、屬地化、多元化。
在指標方面,到2025年,集團在質量效益、結構調整、創新能力、深化改革、黨的建設等方面都要有提升和優化,具體的指標還沒有最終確定,但是要與國際先進對標,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增強攻克“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和制造業強基補鏈的能力,打造一批材料產業龍頭企業、一批科技創新領軍企業、一批“專精特深”領軍企業,同時員工的收入也要確保同步增長,增加員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記者:中國建材集團多年發展積淀下深厚的企業文化,我們注意到集團近期發布的《文化手冊》中又增加了“材料創造美好世界”這一企業使命。請您介紹一下其背后的深刻含義?
周育先: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中國建材集團一路走來,創造了一部不忘初心、艱苦創業、拼搏奮斗的輝煌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高度的國企責任,鑄就了中國建材集團獨具特色的文化體系,包括“善用資源、服務建設”核心理念,“創新、績效、和諧、責任”核心價值觀。這套文化體系激勵著中國建材人一路攻堅克難、自立自強,讓我們成長為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建材聯合會提出“宜業尚品,造福人類”的新使命新目標。中國建材集團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通過全級次摸底調查、重新升級企業文化體系,就是要展示集團承載著國家責任,有著深厚的積淀和豐碩的成果,更加清晰地回答我們是誰、我們在哪、我們怎么做?;诋斍靶掳l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結合集團發展戰略和業務實際,我們增加了“材料創造美好世界”這一企業使命。
中國建材集團作為材料研發者、制造商和服務商,我們要致力于高端、智能、環保、安全,提供高質量產品和高品質服務,推動經濟社會更好發展,豐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以材料創造美好世界!